新浪新闻客户端

法国国际问题专家:中国的复兴之路不可阻挡

法国国际问题专家:中国的复兴之路不可阻挡
2018年09月19日 07:14 参考消息
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

  原标题:锐参考·对话 | 高大伟:为什么我坚信中国的复兴之路不可阻挡?

  法国国际问题专家、知名汉学家高大伟近日在巴黎接受本网记者专访,访谈主题是中国复兴、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对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的影响。高大伟从1996年至今22年间多次访问中国。他认为,中国一直走在复兴的道路上,而且这一过程不可阻挡。

▲高大伟▲高大伟

  中国复兴是世界最重要趋势

  《参考消息》:这次回法国能停留几天,最近在忙些什么?

  高大伟:还是经常在世界各地到处走,当然最多还是在中国,我现在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都不超过四天。前些日子见到一位中国的专家,我们很谈得来,他启发我将自己的文章编成书,于是有了《中华复兴管窥》这本书。

  《参考消息》:为什么叫“管窥”,您对中国已经非常了解了,起码比很多西方汉学家了解中国。

  高大伟:之所以叫“管窥”,是因为对于中国你只能知道一小部分而已,有些汉学家认为自己了解中国就什么都懂。对于中国的复杂性,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意识到,你可以说了解部分,但没法说出全貌,所以只能说是管窥。

  我是法国人,对中国开始有兴趣时是在高中,高中开始读中国的文学,大学开始(1994年)读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书,1996年开始去中国,到现在来来回回已经22年了,从上海到新疆,从黑龙江到广东,从大城市到很穷的地方。新疆我去过12次,从伊犁到哈密,从喀纳斯到和田,塔克拉玛干沙漠我一个人走过,这说明我和中国有缘分。我是想说一个法国人对中国只有22年的了解,只能了解部分,我和别的西方人相比可能更知道中国,但中国的复杂性(决定了了解它)要有更长时间、更深的认识,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

  《参考消息》:你眼中的中国复兴是怎样的一个过程?

  高大伟:中国复兴是我们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大趋势,我们先不讲科技、人工智能等等,而是从地缘政治上来讲,重要的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,而是中国复兴对世界的影响远比国家实力的强大还要深一层。从18世纪到现在,我们都用西方的看法来评价世界,各种概念都是西方的概念,比如普遍主义、普世价值观、社会治理都是西方的概念,所以我说比实力增长更有意思的是人们的认知转变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实际是来自中国“大同”的概念,通过“一带一路”等倡议的实施,这实际是中国的理念在影响世界。

  中国复兴将改变西方认知

  《参考消息》: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否和马克思提出的“国际主义”有共同点?

  高大伟:我认为马克思的“国际主义”还是来自西方,离不开西方,和中国的“大同”不太一样。我希望不用西方的概念,普遍主义、国际主义都是西方的,人类命运共同体我认为来自更加中国的“大同”这个概念,越来越多的中国概念应该促进人们“认知转变”,而不是仅仅认同一个强国的“实力转变”。

▲资料图片:2017年2月27日,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在日内瓦开幕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表示,人权的概念是一个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整体,国际社会应给予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同等的重视。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 摄  ▲资料图片:2017年2月27日,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在日内瓦开幕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表示,人权的概念是一个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整体,国际社会应给予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同等的重视。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 摄

  《参考消息》:中国的概念西方人会接受吗?

  高大伟:中国复兴是一个事实,这一趋势不可阻挡,虽然中国有很多问题,内部外部都面临很多困难,但应该看到中国复兴一直在持续。目前人们关注中美贸易战,实际上除了表面的贸易战还有一个是心理战,中国复兴的趋势不是一个美国总统能够改变的。特朗普最多做到2024年下台,但那时的中国还在,中国复兴还在继续,预计中国复兴的高峰可能在2050年,那时候你我都不在了,但中国复兴那时才达到高峰,那时的世界将不可想象,所以人们的认知转变更为重要。

  认知离不开语言,我在很多年前就写了一篇关于汉语的文章,认为世界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文。你现在去法国高中看看,除了英文是必修课,中文课越来越受欢迎,这是认知转变很重要的一部分。如果是用中文来描述世界,这将是不同的。所以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非常伟大,开放不仅让中国了解了世界,也是中国在影响世界的过程。西方对这一趋势不是能不能接受的问题,而是能不能适应的问题。

  《参考消息》:这一过程是否会发生中西方认识的冲突?中国复兴的道路会不会出现曲折?

  高大伟:我认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很有互补性。从地缘政治上来讲,中国的稳定是世界稳定的保证,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成功是世界的成功。纵观历史,中国的复兴经历了低潮和曲折,但从历史趋势上来讲,从孙中山提出“振兴中华”到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,中国一直走在复兴的道路上,这一过程已经开始,而且中国没有对外发动任何侵略战争,相反如今在联合国维和部队人数最多,中国的和平复兴不是会不会的问题,而是我们处于这样一个过程中,这不可阻挡。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也是现在的世界最为需要的。

  《参考消息》:但中国的声音目前毕竟不是主流,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状况,促成人们认知的转变?

  高大伟:认知转移或认知转变,实际上目前已经在发生,西方主流的学界政界是否有认识?我认为已经开始了,特别是年青一代,从西方学生开始就对中国很有兴趣。我现在给法国里昂商学院办一个丝绸之路学院,我就讲到目前世界不是多极化,而是认知的不统一,各种概念正在激烈碰撞。法国、意大利的政界、学界很多重要人士都同意这个观点。这是一个新的东西,需要一个过程,因为新的概念和观点总需要一个人们认识的过程。我认为再有15年或20年,这种认知的转变会越来越明显。

  促成这一认知转变的还有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。中国的进步有目共睹,最近3年,中国在想办法实现生态文明,这当然是一条很长的路。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将来会很成功,因为他们很了解世界,而外国年轻人并不太了解中国。很遗憾,特朗普把“一带一路”当做威胁,而不是把中国复兴当做一个机遇。

责任编辑:张岩

新浪新闻公众号
新浪新闻公众号

更多猛料!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(xinlang-xinwen)

图片故事

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-690-0000 欢迎批评指正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62675637
举报邮箱:jubao@vip.sina.com

Copyright © 1996-2018 SINA Corporation

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